2018-10-26 00:00:00 來源: 點擊:3630 喜歡:2
10月24日,最高人民法院公布《關于人民法院解決“執行難”工作情況的報告——2018年10月24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》,《報告》指出,2016年至2018年9月,全國法院共受理執行案件1884萬件,執結1693.8萬件(含終本案件),執行到位金額4.07萬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105%、120%和76%。
針對傳統執行查控模式存在的執行效率低、覆蓋財產范圍窄、查控人力成本高等難題,最高人民法院建立“總對總”網絡查控系統,與公安部、民政部、自然資源部、交通運輸部、人民銀行、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等16家單位和390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聯網,可以查詢被執行人全國范圍內的不動產、存款、金融理財產品、船舶、車輛、證券、網絡資金等16類25項信息,基本實現對被執行人主要財產形式和相關信息的有效覆蓋,極大提升了執行效率,實現了執行查控方式的根本變革。
截至2018年9月,全國法院通過網絡查控系統,為5746萬案件提供查詢凍結服務,共凍結資金2992億元,查詢房屋、土地等不動產信息546萬條,車輛4931萬輛,證券1085億股,船舶119萬艘,網絡資金129億元,有力維護了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。
推進聯合懲戒體系建設,讓失信被執行人“一處失信、處處受限”,2013年,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,推動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聯合懲戒,努力破解規避執行難題。2016年以來,最高人民法院與國家發改委等60家單位簽署文件,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、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,采取11類37大項150項懲戒措施,對失信被執行人擔任公職、黨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以及出行、購房、投資、招投標等進行限制。截至2018年9月,全國法院累計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211萬例,共限制1463萬人次購買機票,限制522萬人次購買動車、高鐵票, 322萬名失信被執行人迫于信用懲戒壓力自動履行了義務。
全面推行網絡司法拍賣,有效破解財產變現難題,從2012年開始,浙江、江蘇等地法院率先推行網絡司法拍賣。最高人民法院及時總結經驗,確立以網絡拍賣為原則、傳統拍賣為例外的司法拍賣新模式,出臺網絡拍賣司法解釋,從2017年1月1日開始,在全國法院全面推行網絡司法拍賣,并完善相關配套制度。截至目前,全面實行網拍的法院達到3260個,法院覆蓋率為92.5%,網絡拍賣數量占整個司法拍賣的80%以上。
從2017年3月網拍系統上線至2018年9月,全國法院網絡拍賣74.7萬余次,成交22.1萬余件,成交額5030億元,標的物成交率73%,溢價率66%,為當事人節約傭金153億元。針對司法拍賣評估環節效率低問題,創設當事人議價、定向詢價、網絡詢價和委托評估等形式多樣的評估方式,建立統一網絡評估平臺,提升評估規范化、信息化水平,提高財產處置效率,減輕當事人負擔。
強化執行公開,形成理解支持執行的濃厚社會氛圍,2016年至2018年9月,全國法院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罪犯14647人,累計拘留失信被執行人38萬人次,限制出境3.2萬人次;特別是今年以來,共判處罪犯7281人,拘留13.4萬人次,同比分別上升90.6%和11%,形成打擊逃避、規避執行行為的強大聲勢。
上一篇:河南首支智慧物流基金設立!河南高創聯合遠海中原物流基金 瞄準千億智慧物流股權投資
下一篇: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 傳達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議精神